本报道通过实地探访上海及苏州、嘉兴、南通等周边城市,揭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区域协同发展新图景。


第一章 同城化的黎明(2025年8月现场)
清晨5:30,昆山花桥地铁站,数以千计的"跨城通勤族"正有序排队搭乘首班11号线列车前往上海。他们中既有陆家嘴的金融分析师,也有张江的科研人员。最新数据显示,这样的"双城生活"群体已突破80万人,长三角高铁公交化运营班次增至每日287对。

第二章 产业协同新范式
■ 研发在上海:张江科学城脑科学实验室
■ 制造在苏州: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
■ 测试在嘉兴:无人驾驶开放道路试验区
■ 物流在南通:长三角跨境电商枢纽港
爱上海同城对对碰交友论坛
第三章 文化基因的流动
1.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剧目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同步上演
2.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联合策展
3. 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进展(朱家角、周庄、乌镇、西塘)
4. 非遗传承人跨区域收徒现象观察

上海龙凤419是哪里的 第四章 生态共同体的实践
■ 太浦河水源地联合保护机制
■ 环淀山湖湿地修复工程
■ 崇明-启东长江口生态走廊建设
■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一体化布局

【特别记录】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■ 嘉善"上海飞地"产业园的日与夜
■ 洋山港-宁波港航运联盟的幕后故事
■ 虹桥国际枢纽的"1小时交通圈"实测

【专家观点】
"长三角正在改写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范式。"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。当夜幕降临,看着苏州河游船驶向太湖方向,虹桥商务区的灯光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的夜景交相辉映,这种打破行政壁垒的深度融合,正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最佳注脚。(全文约3800字)